2023年中国通胀展望-对CPI尤其是核心CPI不悲观 当前通讯
之前答应了朋友写关于明年中国CPI的文章,所以虽然我很讨厌研究通胀,但还是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写在最前面的话,凡事从起意到做成,一般有三个步骤
- 有欲望去做
- 有能力有方法去做
- 运气好一点别出意外
其中最后一点是不受控制的。所以我们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欲望有能力的人往往比较喜欢拜佛,因为他们知道有时候运气真的挺重要。有欲望没能力的人往往是痛苦的,没欲望没能力的人往往反而是快乐的。但这就扯远了,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上。
一个简单的问题:在2023年,如果中国要在失业率走高和通胀走高里面选一个,你觉得会选谁?
两个现状:第一,青年人失业率依然很高,而且是一路走高到了需要关注的水平了
第二,对于一个高债务的制造业国家来说,通胀的可控走高一方面利于债务的化解,另一方面通胀失控的可能性比消费国小很多。看看日本多么执着于CPI的恢复。
我想搞清楚了这两点,至少在我看来,2023年,如果中国是通胀走高失业率走低,会比青年人失业率在20%的水平继续走高要美好太多。
有了意愿就要分析能力,在这点上我觉得很多人还是太有节操了,缺乏想象力,老百姓没钱那就增加政府消费占比,从目前的30%提高到40%有什么阻碍?所有政策都是有代价的,关键是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没钱了是可以印的,只要印钱的代价小于它的收益就好。2023年的核心矛盾我觉得就是重塑支持率降低失业率。这点在宏观分析里面屡试不爽,多空因素都是成立的,有卖就有买,但关键是主要矛盾是什么。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的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 - 矛盾论
所以我对于通胀的乐观源于两点:
- 我觉得我们目前的青年人失业率不能继续上升了。这是最大的目标,其他什么货币政策纪律,X进X退的问题都是细枝末节,事情有轻重缓急,我们现在和2021年的联储是一样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失业率降低(当然他的表述会是把经济搞上去)。
- 在第一点的基础上,我觉得在逆全球化的世界里,很少有失业率和通胀同时走低这么美好的事情。所以要我选一个我选失业率降低通胀走高。
通胀走高的方法我觉得美国已经展示过了,你对着200亿的收入缺口发2000亿就会带来恶性通胀,但绝不是无法带来通胀。
会不会北京2023年有意愿,改良了美国的做法,结果没有带来通胀,当然有可能,信用风险,海外的风险都有可能成为这个黑天鹅,但除了一些专门做尾部风险的基金没人会把这种情况当做是基本情形去做投资策略。
讲完大道理我们就要看看细节了,通胀的分析是经常徒劳无功的,但这么多年下来,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种思考方式,大概有以下几条
- 货币到信用到货币乘数到通胀的总量思考
- PPI到CPI的传导
- 分项分析(有几种划分方法)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有时候喜欢用简单思考去拍CPI走势的原因,因为真的去分析方法太多了,而且逻辑基本上都是彼此冲突的,结论也是有好有坏,然后CPI的趋势性又很强,这种时候其实我觉得还不如用前面的第一性思维来解决问题。但重新写一下当做复习知识也挺不错的。
货币,信用,货币乘数,到通胀,以及反馈
有一句话我听到很多人说,叫做“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当弗里德曼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50年前,那个时候美国有过一段时间美国的M2增速非常高
然后在1974年,西德和瑞士央行开始思考弗里德曼的问题,第一次提出把M2和M3(类似社融的概念)控制在名义GDP附近。然后在整个1980年代,西德的通胀控制都更好。
这个概念后面被达里奥写进书,然后2016年开始,志在控制杠杆率的北京开始采取这个想法。之前在知乎写过,虽然没有做过仔细的回测,但我目测
- 数量型的货币政策以M2或者M3为抓手,更容易控制通胀,但容易发生风险
- 价格型的货币政策以利率为抓手,更容易控制风险,但不容易控制通胀
所以我想问一下,2022年的中国,有控制M2么?
换句话说,在之前的通胀和失业率的二选一中,我认为失业率更关键。那么在通胀和风险中,2023年是防风险还是防通胀?答案一样是不言而喻的。看看每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最后一段写的啥?
所以当年弗里德曼的那句话,其实用现在的语言应该写成“通胀是一种信用扩张现象”,当时的货币市场没有那么发达,美国也没有太多的金融空转。
所以我不相信什么短端利率往上就说明货币收紧,就没有通胀压力,我觉得只要M2在往上,通胀的压力一定是存在的,只是现在因为疫情,很多企业贷款了没有消费场景,不确定性也限制了企业的投资。我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底线思考就是,在最差的时候,北京依然会选择自己上杠杆去做投资,给了民企机会如果你们不抓住,那就不要怪国企上项目了。
以前我们是说,货币宽松 - 在不确定性低的时候货币宽松变成信用宽松 - 在货币乘数正常的时候变成通胀。现在只不过是不确定性很高,脱实向虚不正常而已,现在眼看不确定性在消失,看空通胀说通缩压力是非常危险的。这么多M2始终是个定时炸弹,而且从票据的情况来看,脱虚向实已经在过去一个季度慢慢发生
这东西越低越好,他是银行的空转,最近三个高点分别是2019年4月,2016年4月,2022年5月
那么如果你相信货币信用政策可以带来通胀,自然而然会有下一个问题是,那么通胀走高会不会让货币政策转向。
这里就有另外一个知识点了,2016-2017年当央行开始控制M2之后,他就不再继续看CPI而是看CPI了。我理解是,如果实行数量型货币政策,那么通胀就会得到控制,但由于通胀里面猪肉和石油两个变量太剧烈,所以他要用一个波动更小的东西制订货币政策
所以2016年之后,如果你用CPI去理解央行,你是无法理解的,但如果你用核心CPI去理解,其实央行是有逻辑的。而且我是支持央行这样做的,没道理说猪肉价格涨了我们就要提高全市场的利率。
过去10年,核心CPI只有两个季度比今天低,我们的CPI由于猪肉看起来不低,但核心CPI着着实实反应了经济的压力。这时候继续赌核心CPI往下,或者说通胀会给货币政策带来压力是滑稽的。
所以综上所述,我觉得随着不确定性消失,继续脱虚向实(这是失业率的刚性压力),我们的CPI是有往上的压力的,而且由于核心CPI很低,我觉得看多核心CPI没啥压力。
另一个分析方式是看PPI向CPI的传导
之所以这个方法有人用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M1和PPI的相关性还是不错的
这个相关性的解释很多我就不赘述了,按照这个计算,其实问题的关键是明年M1到底如何。我自己是感觉按照票据市场的表征,脱虚向实还是在发生的,明年M1会向M2靠拢
所以我对明年M1其实也不悲观。
对于PPI和CPI的传导我看过很多报告,但我感觉很多人都无视了之前说的那个2016年之后CPI和核心CPI的变化
2016年之前确实央行更多是看CPI的,但2016年之后其实央行看核心CPI更多
看PPI和核心CPI其实传导关系还是存在的
所以我自己觉得明年对M1不悲观,对PPI不太悲观,对核心PPI不太悲观。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让大家都觉得CPI明年很差,我觉得这就是猪和油的问题了。但就像之前说的,一方面这两个东西并不是经济的全部,其次,由于猪和油导致CPI降低,但核心CPI走高其实是对于经济比较理想的组合。
所以我们又一次要看看猪和油
这就是我讨厌看CPI的原因,我要看的懂猪和油,我还在这里和你猜什么CPI读数,我直接干期货不好么....
当然,油是我今年的努力方向,所以我们从猪说起
猪确实是有压力的,一般大家都用能繁母猪后置去看猪价
所以明年猪价的压力毫无疑问是存在的。而且目测现在猪价还在一个下跌的周期里面没有走出来。
从基本面说是年底大家出栏增加加上消费不达预期,从期货盘面就很简单了,这又是一个增仓下跌,减仓上涨,价格Backwardation的样子
我对生猪不太熟悉,但我记得去年年底就是这样的,为什么今年搞了一年又变成这样了....一般这都是价格脱离基本面的结果。
按照理论说,这种局面,如果没有基本面的利好,他必须要回到价格Contango,甚至生产成本附近,用成本去支撑的情况。所以坦率说虽然我不懂生猪但我现在肯定不会去看反转。目测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油的话我不懂但考虑到明年美国的萧条我确实不会去看多。
所以猪和油确实是比较垃圾的。对明年CPI有拖累。
但如果你打开CPI的分项
这里我们就用信达证券的图,这里面,权重比较大的,除开食品之外
- 居住
- 交通
- 教育文化
- 医疗
居住很多时候和房价还是正相关的,其他的交通,教育,医疗,哪一个不是过去两年被铁拳干的?
在现在这个时候,我觉得看空猪,看空油都没问题,但你真的愿意在这里去看空交通价格,教育文化价格?医疗价格?
他还能怎么跌?他继续跌的催化剂是什么?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句话
对于一个高负债的国家来说,温和通胀不是坏事,而对于一个制造业大国来说,控制通胀的能力是很强的。
-
2022-12-12 20:18:11
2023年中国通胀展望-对CPI尤其是核心CPI不悲观 当前通讯<
2023年中国通胀展望-对CPI尤其是核心CPI不悲观
-
2022-12-12 14:55:28
弘业期货:库存开始积累,成材维持强势_世界观焦点<
我的钢铁网数据显示,钢厂五大类品种实际产量较上周增加14 59万吨,增加幅度较大。厂内库存增加1 25万吨,社会库存增加4 95万吨,总库存增加6
-
2022-12-10 17:30:39
杰瑞股份董秘回复:中东市场是公司重要海外市场<
杰瑞股份(002353)12月10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公司是否参加中阿峰会杰瑞股份董秘:您好,中东市场是公司重要
-
2022-12-09 07:59:44
焦点热议:【机构调研记录】中海基金调研海泰新光、稳健医疗<
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12月8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中海基金近期对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1)海泰新光(证券之星综合指标:2 5星
-
2022-12-08 02:21:32
环球即时看!12月7日基金净值:博时汇融回报一年持有混合A最新净值0.7498,跌0.2%<
12月7日,博时汇融回报一年持有混合A最新单位净值为0 7498元,累计净值为0 749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2%。历史数据显示该基金近1个月下跌4 18%
-
2022-12-12 20:18:11
2023年中国通胀展望-对CPI尤其是核心CPI不悲观 当前通讯
2023年中国通胀展望-对CPI尤其是核心CPI不悲观
-
2022-12-12 14:55:28
弘业期货:库存开始积累,成材维持强势_世界观焦点
我的钢铁网数据显示,钢厂五大类品种实际产量较上周增加14 59万吨,增加幅度较大。厂内库存增加1 25万吨,社会库存增加4 95万吨,总库存增加6
-
2022-12-10 17:30:39
杰瑞股份董秘回复:中东市场是公司重要海外市场
杰瑞股份(002353)12月10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公司是否参加中阿峰会杰瑞股份董秘:您好,中东市场是公司重要
-
2022-12-09 07:59:44
焦点热议:【机构调研记录】中海基金调研海泰新光、稳健医疗
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12月8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中海基金近期对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1)海泰新光(证券之星综合指标:2 5星
-
2022-12-08 02:21:32
环球即时看!12月7日基金净值:博时汇融回报一年持有混合A最新净值0.7498,跌0.2%
12月7日,博时汇融回报一年持有混合A最新单位净值为0 7498元,累计净值为0 749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2%。历史数据显示该基金近1个月下跌4 18%
-
2022-12-06 19:12:08
股票行情快报:丹化科技(600844)12月6日主力资金净卖出49.07万元 前沿热点
截至2022年12月6日收盘,丹化科技(600844)报收于3 23元,下跌1 22%,换手率0 55%,成交量4 49万手,成交额1453 04万元。12月6
-
2022-08-08 11:02:27
天津建高质量培训体系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日前,市人社局再次就《天津市职业技能培训规定》草案召开意见征求和专家论证座谈会,汇聚社会各界智慧,划出公众参与的同心圆,来自不同领
-
2022-07-08 17:14:31
奥比中光被称为“3D视觉第一股” 南山辖区上市企业数量达到了195家
聚焦3D感知芯片研发的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月7日登陆科创板,该公司研发了中国第一颗3D感知芯片,被称为3D视觉第一股。至此,南山
-
2022-05-20 16:38:46
A股指数表现波澜不惊 光伏逆变器指数累计涨幅已达11.37%
近日,A股指数表现波澜不惊,板块个股却是精彩纷呈。作为热门赛道的一个分支,光伏板块近日持续反弹,吸金不少。本周四个交易日,光伏逆变
-
2022-05-20 16:38:09
以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信泰保险高质量转型再出发
2022年5月18日,信泰保险公司创立15周年之际,信泰保险全面升级品牌标识。本次升级后,信泰保险将以新的品牌形象和品牌理念,迈上下一个15
-
2022-05-20 16:37:01
四部门推动中小学竞赛“双减” 保证竞赛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竞赛给学生带来的过重负担如何减除?3月15日,教育部、中央编办、民政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新版《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
-
2022-05-20 16:35:59
“云上深图”受青睐 移动端数字阅读馆访问量达29万人次
记者从深圳图书馆获悉,2月27日至3月14日期间,深圳图书馆数字资源PC端访问量近9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44%,资源下载量900G,较上年同期增
-
2022-05-20 16:34:09
2022北京中招方案发布 继续适度压缩跨区招生计划
备受关注的2022年北京中考方案终于出炉。据北京市教委最新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显示
-
2022-05-20 16:33:13
1076万高校毕业生求解稳就业 行业差异与供需错配
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新高,在国内外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促进就业的任务更重。人社部4月27日的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
-
2022-05-20 16:31:53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 培育师生开展数字化教与学新行为习惯
3月1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针对近期我国疫情多地多点发生的情况,各地充分发挥新平台作用,有效服务停课不停学。系统完善平
-
2022-05-20 16:30:18
首套房利率下调影响几何? 各地银行如何执行“95折”仍待观察
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昨天,央行、银保监会宣布下调商业性房贷利率下限,其中首套房贷利率为不低于相
-
2022-05-20 16:25:47
“宅经济”红利退去的小家电 2022年会迎来“柳暗花明”吗?
在懒人经济、单身经济的加持下,叠加疫情下宅经济的催化以及短视频种草、直播带货等场景化内容营销的发展,厨房小家电在2020年走上了行业的
-
2022-05-20 16:23:42
商业模式激进式进化孕生区间红利 市场增长点在哪儿?
一种焦虑的情绪正在整个行业内毫无阻隔而肆无忌惮地蔓延,与每况愈下的市场走势相悖的是,几乎所有企业在营销端的要求不会有丝毫的弱化;当
-
2022-05-20 16:22:01
小心手机透明App偷走你的流量和隐私 不法软件是如何被安装到手机上的?
专家提醒用户尽可能将系统更新到最新版本 并建议尽量通过系统自带的应用商城下载应用近日,北京周女士的手机莫名其妙地一直弹出广告,而且
-
2022-05-20 16:20:02
20城房贷利率最低降至4.4% 一线城市有2个、二线城市有8个
收入水平以及预期收入水平也是制约购房需求的一个因素。5月19日,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发布报告显示,包括广州、深圳、天津、济南、青岛、郑
-
2022-05-20 16:16:48
江苏外汇打出“组合拳” 积极努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为细化落实《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银发〔2022〕92号),加大助企纾困力度,积极努
-
2022-05-20 16:15:45
强化IP重塑产业链 当云游成风 “中国旅游日”还要这样玩
5月19日,第12个中国旅游日,全国各地都刮起了云游风。除了线上直播,多家OTA也趁势营销,借发放文旅消费券引流。当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从业
-
2022-05-20 16:15:14
一季度中国彩电业开局艰难 同比下降10.8%
近年来,因为疫情影响,借着人们居家学习、办公、健身的需求契机,家用投影仪市场快速升温。投影仪原本就受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微博小红书等
-
2022-05-20 16:14:38
受疫情冲击4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6.1% 金融业生产指数增长5.5%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国民经济数据。近期疫情在全国多地散发,致服务业生产下滑,但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4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
-
2022-05-20 16:13:32
如何对冲原材料涨价的风潮? 成业内关心话题
5月,家电涨价潮又起。去年以来,原材料涨价的消息贯穿了一年,而今年这一风头更盛。如何对冲原材料涨价的风潮?也就成了业内关心的话题。而
-
2022-05-20 16:12:43
国家统计局:4月份消费同比下降11.1% 环比下降0.69%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国民经济数据。受疫情多地散发影响,消费受到一定冲击。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 1%,
-
2022-05-20 16:11:52
家居智能化理念不断渗透 00后开始关注空气炸锅等厨房小家电
自己做饭对于这届年轻人来说似乎是个坎儿,会做饭的年轻人占少数。而面对突如其来的封校、居家办公等,不少懒人厨房电器引起了年轻人的兴趣
-
2022-05-20 16:10:35
商业模式激进式进化孕生区间红利 市场增长点在哪儿?
一种焦虑的情绪正在整个行业内毫无阻隔而肆无忌惮地蔓延,与每况愈下的市场走势相悖的是,几乎所有企业在营销端的要求不会有丝毫的弱化;当
-
2022-03-21 08:12:50
三年亏损48亿元、卖了5万辆车 零跑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
零跑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计划在港交所上市,中金公司、花旗、摩根大通、建银国际担任本次IPO联席保荐人。这也是蔚小理之后,第四
-
2022-03-19 17:11:33
加强标准推广应用 我国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稳步提升
近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基于2万余家企业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数据,对国内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研究发布了《